蚂蚁推出独立应用加码 AI 医疗,但新的增长并不容易

2025-07-11

蚂蚁推出独立应用加码 AI 医疗,但新的增长并不容易

image.png

在当下 AI 技术广泛渗透各行业的浪潮中,医疗领域成为了极具潜力的应用方向。6 月 26 日,蚂蚁集团推出全新 AI 健康应用 “AQ”,试图在竞争激烈的 AI 医疗赛道中占据一席之地。然而,这条赛道布满荆棘,新的增长并非易事。

image.png

基于蚂蚁的医疗大模型,AQ 功能颇为丰富,提供健康科普、就诊咨询、报告解读、健康档案等 AI 服务,连接了全国超 5000 家医院、近百万医生以及近 200 个名医 AI 分身等专业医疗服务。同时,它还适配鱼跃、三诺等居家慢病管理设备以及华为、苹果等可穿戴设备,力求打造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。

蚂蚁集团副总裁张俊杰提到,去年 9 月在支付宝上线的 “AI 健康管家”,已服务超 7000 万用户,却因入口过深影响用户体验。因此,推出独立的 AQ 应用,后续还计划与硬件公司合作并在 PC 端尝试,以优化服务。

但 AI 医疗应用与普通大模型应用不同,面临诸多特殊挑战。数据隐私问题首当其冲,医疗数据涉及个人敏感信息,一旦泄露,后果不堪设想。尽管蚂蚁方面称 AQ 的技术引擎蚂蚁医疗大模型集合了隐私安全风控技术,可公众对此仍存担忧。而且,医疗服务关乎生命健康,其可信度至关重要。患者难以仅凭一个应用就完全信任给出的诊断建议等内容,如何让患者放心使用,是 AQ 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商业模式方面,AQ 如何盈利备受关注。“AI + 医疗” 的合作链条复杂,商业化难度较大。张俊杰虽对 AQ 商业模式有信心,称前期以产品体验为核心,医疗健康领域有诸多商业化空间。AQ 连接医生、医疗机构和用户三方,付费空间包括 B 端和 C 端。C 端与健康管理设备、可穿戴设备合作,拓展渠道;B 端依托 “好大夫在线” 积累的医生资源。可目前来看,具体的盈利模式尚未清晰,仍需时间探索。

从市场竞争角度,蚂蚁集团此时入局 AI 医疗应用,已非首批抢滩者。百川智能创业之初就看重医疗场景,今年上半年更强调聚焦 AI 医疗;华为今年 3 月组建医疗卫生军团,聚焦 AI 辅助诊断解决方案。在众多竞争对手中,AQ 想在用户层面做出差异化,难度不小。


阅读2
分享